
目錄
網路誹謗和解書怎麼寫?4大要點避免二次傷害
在數位時代,網路的匿名性與傳播速度使得誹謗行為的殺傷力急遽放大。一句不實的指控、一段惡意編造的訊息,可能在短短幾小時內摧毀一個人的名譽、事業與心理健康。當您歷經蒐證、可能的法律諮詢,最終與加害方坐上談判桌時,一份「和解書」不僅是終結這場噩夢的法律文件,更是您築起防火牆,防止名譽再次受損的關鍵盾牌。
許多受害者以為,和解就是對方口頭道歉或簡單賠償,但缺乏書面協議的「和解」,往往只是暫時的停火,極有可能埋下二次傷害的伏筆。加害者可能事後反悔、道歉文刪除後再度發文、或在私下場合扭曲和解過程,導致您再次受到輿論的抨擊。因此,如何撰寫一份滴水不漏、面面俱到的網路誹謗和解書,其重要性甚至不亞於訴訟本身。
本文將鉅細靡遺地引導您如何建構這道防火牆。我們將核心精神歸納為四大要點,這四大要點環環相扣,缺一不可,旨在從法律、心理、數位足跡等各個層面,為您提供最堅實的保障。
要點一:明確且無懈可擊的「事實陳述與道歉條款」—— 奠定和解的基礎
許多和解書的第一個致命傷,就是過於簡化事實描述,僅以「雙方就某爭議事件達成和解」一筆帶過。這種模糊化的處理,為加害者事後翻案提供了空間。他可能對外宣稱:「我只是在壓力下賠錢了事,不代表我真的做錯了。」這種說法將對您造成嚴重的二次傷害。因此,和解書的開端,必須精準、清晰、無歧義地描繪出事實真相。
1. 具體描述誹謗行為:
和解書中必須像撰寫一篇精簡的新聞稿,明確記載以下要素:
加害方身份: 正確的姓名、身份證字號、網路帳號(例如:Facebook帳號「XXX」、LINE ID「YYY」)。
確切時間點: 誹謗言論發佈的「年、月、日、時、分」,若有多篇文章,應以列表方式逐一記載。
精準平台位置: 不僅是「Facebook」,而是「於其個人Facebook塗鴉牆」、「於OOO社團內」、「於PTT的Gossiping板第XXXX篇文章」。
逐字或核心內容還原: 必須將誹謗言論的「關鍵字句」直接引述於和解書中。例如:「…於文中指稱本人『涉嫌侵占公司款項』、『私生活不檢點』等不實內容。」這樣做的目的在於,將來若對方反悔,這份和解書本身就是最強而有力的證據,證明他曾經散佈過這些不實言論。
損害後果的連結: 簡要說明該言論對您造成的具體影響,例如:「該等言論經不特定多數人瀏覽、轉載,導致本人名譽、社會評價嚴重受損,並因此遭受親友質疑、工作機會流失等具體損害。」這段陳述強化了誹謗行為與損害結果的因果關係。
2. 道歉的形式與執行細節:
道歉是修復名譽的核心,必須在和解書中具體化,避免流於口頭承諾。
「承認錯誤」的明確表述: 加害方必須在和解書中白紙黑字寫下:「本人承認前開言論均未經查證,內容與事實不符,係屬對甲方(受害者)之名譽誹謗行為,就此對甲方造成之困擾與傷害,深表悔意,並鄭重向甲方致上最誠摯之歉意。」這段文字直接將他的行為定性為「誹謗」,並承認「不實」。
公開道歉的執行方式: 這是避免二次傷害的關鍵。必須詳細規定:
道歉文張貼位置: 必須在「原始誹謗文章發佈的相同平台、相同位置」。例如,原來在社團發文,道歉文就必須張貼在同一社團。
道歉文內容: 最好能將道歉文的「全文」作為和解書的附件,要求加害方「一字不差」地張貼。內容應包括承認錯誤、澄清事實、向受害者道歉。例如:「本人OOO於X年X月X日在本社團發文,指稱XXX先生/女士涉嫌侵占云云,經查證後確為不實訊息,此舉已嚴重損害XXX先生/女士之名譽,本人在此鄭重撤回該不實言論,並向XXX先生/女士致上最深的歉意。」
張貼期間: 規定道歉文必須公開展示一定的時間,例如「連續不得少於七日」。
禁止刪文與修改: 明確約定在張貼期間內,不得刪除、隱藏、或修改該道歉文。
禁止私下扭曲: 約定加害方不得在任何其他場合(包括其他網路平台、私人聚會)宣稱該道歉文是在「被脅迫」、「非自願」的情況下所發表。
透過如此嚴謹的事實陳述與道歉條款,這份和解書本身就成了「歷史的真相文件」,能夠有效抵禦任何試圖篡改歷史、扭曲事實的後續行為。
要點二:周全的「賠償與義務履行條款」—— 實質補償與未來保障
金錢賠償固然是彌補損失的一環,但一份優秀的和解書,應將賠償視為一個「綜合性救濟方案」的一部分,其中包含了經濟、心理與未來的保障。
1. 損害賠償金的結構化設計:
賠償金不應只是一個籠統的數字,而應將其細分,以反映受害方所受的各種損害。
名譽損害賠償: 這是針對社會評價降低的核心賠償。
精神慰撫金: 這是針對您因誹謗事件所承受的焦慮、失眠、憂鬱等精神痛苦的補償。
律師費與其他必要費用: 明確約定加害方需負擔您為處理此事務所支付之律師諮詢費、委任費、證據保全費用、公證費用等。這能避免您「贏了和解,卻虧了律師費」的情況。
懲罰性違約金條款(極度重要): 這是防止二次傷害最強大的法律工具。您需要在條款中明確約定,如果加害方違反和解書中的任何一項義務(例如:未按時道歉、未足額付款、事後再發表相關言論),他必須支付一筆遠高於原賠償總額的「懲罰性違約金」。例如,若和解金是50萬元,違約金可設定為100萬元甚至更高。這個高額的違約金會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,懸在加害者頭上,使其不敢輕易違約。
2. 數位足跡的徹底清除義務:
網路文章最可怕之處在於「備份」與「截圖」可能早已流傳。和解書必須要求加害方負起「最大善意努力」的清除責任。
刪除原始惡意文章: 這是最基本的要求。
要求轉載者刪文: 加害方有義務在其能力範圍內,聯繫任何已知的轉載者(例如其朋友、粉絲專頁管理員),要求對方刪除轉載內容。
回應不實內容的義務: 約定未來若在任何平台(如PTT、Dcard)出現源自該事件的相關不實討論,經您通知後,加害方有義務在該討論串下方「親自」以經您確認過的內容進行澄清,說明該訊息為其過去所發佈之不實言論,目前已與當事人和解並澄清。
3. 永久保密與禁止騷擾條款:
和解的目的是畫下句點,因此必須禁止雙方再對外張揚此事,但對受害者的保護應更為周全。
保密義務: 約定雙方不得將本和解書之「內容」、「條件」及「協商過程」揭露予任何第三方。但應為您留下例外條款:「惟甲方(受害者)為法律程序(如稅務申報、對他人之法律訴訟)之需要,或向其專業顧問(如律師、會計師)諮詢時,不在此限。」
禁止騷擾與再犯條款: 加害方必須保證,自簽署和解書之日起,不得以任何方式(包括但不限於網路、電話、當面)對您及其家人進行騷擾、恐嚇、或再為任何涉及本案或對您名譽不利之言論與行為。
要點三:嚴謹的「法律效果與違約處理條款」—— 賦予和解書強制執行力
一份再完美的和解書,若沒有牙齒,也只是一紙空文。這個「牙齒」就是明確的法律效果與強大的違約救濟機制。
1. 拋棄刑事告訴權與民事請求權的藝術:
這是加害方最在意的核心,也是您最重要的談判籌碼。撰寫時必須極度精準,避免範圍過大或過小。
明確的權利拋棄範圍: 應明確列出所拋棄的權利。例如:「甲方同意於乙方完全履行本和解書所載之一切義務後,就本和解書所載之網路誹謗事件,拋棄對乙方之刑事(如刑法第309條公然侮辱罪、第310條誹謗罪)及民事(如侵害名譽權之損害賠償)一切權利主張。」
「完全履行」作為前提條件(關鍵中的關鍵): 絕對不能寫成「一簽署和解書就拋棄全部權利」。必須設定條件,將「權利的拋棄」與「義務的履行」掛鉤。寫法應為:「甲方於『乙方完全且按時履行本和解書第二條、第三條所列之全部義務(包括但不限於賠償金給付、公開道歉文張貼等)』之前提下,方拋棄前開法律追訴權。」這意味著,只要加害方有一項沒做到(例如少付一塊錢、道歉文晚貼一天),您的刑事告訴權與民事求償權就自動復活,您可以立即對他提出告訴,並以這份和解書證明他毫無悔意。
2. 違約效果與強制執行機制:
違約金之催告與支付: 約定一旦違約,您有權以存證信函通知其支付懲罰性違約金,並給予一個極短的期限(例如三日)。
逕受強制執行條款(最佳保障): 這是法律賦予和解書最強大的武器。根據《公證法》第13條,如果和解書經過法院公證人或民間公證人的公證,並在條款中載明「債務人(加害方)願受強制執行」,那麼當加害方違反給付金錢(如賠償金、違約金)的義務時,您「不需要」經過漫長的訴訟程序,可以直接拿著這份經過公證的和解書,向法院民事執行處聲請對加害方的財產進行「強制執行」(例如查封他的銀行存款、薪水、不動產)。這省去了數月甚至數年的訴訟時間,對加害方具有極大的嚇阻效果。
恢復法律追訴: 明確約定,一旦加害方違約,您不僅有權請求違約金,本和解書關於拋棄刑事告訴權及民事請求權之條款立即失其效力,您得立即對其追究原本之刑事與民事責任。
要點四:程序與形式上的完美要求—— 確保文件無可挑剔
魔鬼藏在細節裡。最後的這項要點,關注的是文件本身的形式與簽署程序,確保其法律效力無懈可擊。
1. 簽署人與見證人:
當事人親自簽名: 必須由雙方本人親自簽名,並蓋章(最好是印鑑章),並旁邊以電腦打字或正楷書寫其姓名、身份證字號、住址與聯絡電話。
連帶保證人: 如果加害方年紀輕、或您對其履約能力有疑慮,可要求其提供一位有資力的連帶保證人共同簽署。保證人條款需載明:「保證人願與債務人(加害方)就本和解書之一切債務(包括賠償金、違約金等),負連帶清償責任。」
律師見證或公證: 強烈建議在律師事務所由律師見證簽署,或直接赴法院公證處辦理公證。律師或公證人能確認雙方身份、確認意思表示真實,並能對條文進行最後把關,杜絕未來「意思表示錯誤」或「被脅迫」等爭議。
2. 管轄法院與送達條款:
約定未來若發生爭訟,應由「甲方(受害者)住所所在地之台灣地方法院」為第一審管轄法院。這能避免您需要遠赴加害方所在的法院進行訴訟,節省您的時間與金錢。同時,明確約定雙方之法律文書送達,以本和解書所載之地址為準,如有變更應書面通知,否則寄送至原地址即視為已送達。
3. 完整性條款:
在文件末尾加入一條:「本和解書及其附件構成雙方就本事件之完整合意,並取代先前所有口頭或書面之討論、承諾與協議。本和解書之任何修改、補充,均需經雙方以書面為之,並簽名蓋章始生效力。」這能防止加害方事後拿出錄音或LINE對話,聲稱您曾做過其他口頭承諾。
結語
面對網路誹謗,簽署和解書不應只是事件的終點,而應是您主動出擊,為自己重建名譽、捍衛尊嚴的積極作為。一份倉促、簡陋的和解協議,如同一道充滿裂痕的堤防,隨時可能在您意想不到的時刻崩潰,讓您再度陷入名譽的洪流之中。反之,一份歷經深思熟慮、鉅細靡遺、並賦予強大執行力的和解書,則是一座堅固的堡壘,它不僅能為您爭取到應有的賠償與道歉,更能從法律層面徹底斬斷未來可能發生的所有糾葛與傷害。
這四大要點——「明確的事實與道歉」、「周全的賠償與義務」、「嚴謹的法律效果」與「完美的程序形式」——是一個相互支撐的完整體系。它們共同傳達一個明確的訊息:您重視自己的名譽,並且具備足夠的知識與決心來保護它。在與加害方協商的過程中,這份詳盡的規劃將成為您最有力的談判後盾。請務必記住,在簽署任何文件前,諮詢專業律師的意見,根據您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,是確保這份防火牆萬無一失的最後一道,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。願您能透過這份指南,順利走出陰霾,讓這份和解書成為您人生新篇章的起點,而非過去傷痛的延續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