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寫出一封讓站方願意刪除負面文章的完美檢舉信?(附多個成功範本)

第一部分:核心心法與戰略思維——不僅僅是一封信
在動筆之前,必須先建立正確的戰略觀念。刪文成功的關鍵,往往不在於「文筆」,而在於「策略」。站方處理檢舉的人員每天可能看到上百封投訴信,您的信必須脫穎而出,並精準命中其審核標準。
1. 理解平台立場與核心利益:
平台(如Google、Facebook、論壇、新聞網站)的核心利益是:
維持秩序與可信度: 平台希望內容真實、合法,以維持用戶信任。
避免法律風險: 最擔心吃上官司(如誹謗、侵權)。
降低管理成本: 希望用戶遵循規則,減少人工審核的負擔。
您的檢舉信必須向平台證明,刪除該文章符合平台的上述利益,而不僅僅是符合您個人的利益。
2. 情緒管理:絕對的專業與冷靜
檢舉信最忌諱的就是情緒化語言。憤怒、威脅、乞求都會大幅降低您的可信度。
不要寫: 「這篇垃圾文章毀了我的生活!你們立刻給我刪掉,不然我就告死你們!」
應該寫: 「謹此向 貴平台檢舉一則明顯違反[具體規則條文]的用戶生成內容,該內容對本人/本公司造成了不實的負面影響,並可能損及 貴平台之聲譽。懇請依據平台政策予以審查處理。」
3. 證據為王:建造無可辯駁的案例
您的論述必須像一份提交給法庭的證據鏈,環環相扣。空口無憑的指控絕對無效。
準備好所有證據: 截圖、錄影、連結、公證文件、法律聲明、專利證書、商標註冊證等。
在信中清晰引用證據: 「如附件一之截圖所示」、「該內容已明顯違反《刑法》第310條誹謗罪之構成要件,本人已委請律師完成蒐證(見附件二:律師函)。」
4. 對症下藥:精準引用平台政策
泛泛而談說「這文章很壞」是沒用的。您必須成為「平台規則的專家」。
仔細閱讀: 找到該平台最詳細的「服務條款」、「社群規範」、「內容政策」。
精準定位: 指出該文章違反了哪一條、哪一項。例如:「該貼文涉嫌『網路霸凌與騷擾』(違反Facebook社群守則第1.3條)、『散佈不實資訊』(第2.1條)以及『侵犯個人隱私』(第1.2條)。」
5. 身份表明:你是誰至關重要
明確表明您的身份以及與該文章的利害關係。
當事人: 「本人為文章中被指名道姓提及的當事人。」
利害關係人: 「本人為XX公司之負責人,該文章內容嚴重損害本公司商譽。」
代理人: 「本律師事務所受XX先生/女士之委託,特此致函…」
這有助於平台快速判斷您是否有權提出檢舉。
第二部分:檢舉信黃金結構——萬用公式拆解
一封完美的檢舉信應包含以下幾個部分,順序可以微調,但要素不可或缺。
1. 主旨 (Subject Line) – 抓緊眼球的第一印象
要求: 簡潔、具體、專業,包含關鍵字。
格式: 【緊急檢舉】+【違規類型】+【內容URL】+【您的身份】
範例:
「【檢舉不實謠言與人身攻擊】關於貴站文章 [貼文網址] 之刪除請求 – 當事人直屬申請」
「【舉報侵犯著作權內容】請求下架未經授權轉載之圖片與文字 – 版權所有人」
2. 開頭問候與自我介紹 (Greeting & Introduction)
禮貌問候收件人。
清晰表明您的身份、代表誰,以及來信目的。
範例: 「尊敬的 [平台名稱] 內容審核團隊:您好。本人是 [您的姓名],為 [公司名稱] 的負責人/代表。今日致函,是為檢舉一則發布於貴平台、內容嚴重不實且已對本人名譽造成損害之文章,懇請團隊依據貴平台之社群規範予以審查並移除。」
3. 違規內容指認 (Identifying the Content)
提供違規內容的完整、直接連結(URL)。這是必須的。
提供該內容的標題、發布者帳號、發布時間等詳細資訊,方便平台快速查找。
範例: 「違規內容之確切連結為:[在此插入完整網址]。該內容由用戶『[發布者名稱]』於 [2023年10月27日] 發布,標題為『[文章標題]』。」
4. 違規理由論述 (The Core Argument) – 信的心臟
這是整封信最關鍵的部分。必須分點列舉,邏輯清晰。根據您的投訴理由,選擇以下一個或多個角度深入論證:
A. 指控「不實資訊/誹謗」(Most Common)
步驟:
引述平台政策: 「根據貴平台《內容發布政策》第X條第X項,明確禁止用戶發布『未經證實且可能對個人或機構造成傷害的不實資訊』。」
摘錄文章不實段落: 「該文章內提及:『…[引用原文句子]…』」
陳述事實真相: 「然而,事實真相為:…[用冷靜、客觀的語氣陳述真實情況,避免情緒字眼]…」
提供證據證明: 「關於事實真相,本人可提供以下證據供 貴團隊查核:[例如:官方新聞稿連結、政府公開檔案、法院判決書、經公證的合約文件、檢測報告等]。」
論證其傷害性: 「上述不實陳述已構成法律上之誹謗罪嫌,並導致本人客戶流失/名譽受損(可簡單舉例),同時也可能使貴平台面臨潛在法律風險。」
B. 指控「侵犯隱私」
步驟:
引述平台政策: 「該文章已違反貴平台禁止『未經同意公開他人個人識別資訊』之規定。」
指出侵犯的具體資訊: 「文章未經本人同意,公開了本人的住家地址、私人手機號碼(09XX-XXX-XXX)等敏感個人資訊。」
強調潛在危險: 「此舉已對本人之人身安全與生活安寧造成立即且嚴重之威脅,並有引發網路霸凌之虞。」
C. 指控「侵犯智慧財產權」(商標、版權)
步驟:
聲明您的權利: 「本人/本公司為 [商標名稱/作品名稱] 之註冊商標權人/版權所有人(註冊號:XXXX)。」
引述平台政策: 「根據貴平台《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》與《數字千禧年版權法》(DMCA)等相關規定…」
說明侵權行為: 「該文章未經授權,使用了本公司註冊商標於其商業宣傳中,已造成消費者混淆/該文章未經許可全文轉載了本人擁有版權之著作《[書名]》第三章內容。」
提供權屬證明: 「相關商標/版權註冊證書請見附件。」
D. 指控「垃圾內容/惡意攻擊」
步驟:
引述平台政策: 「該內容明顯屬於貴站規章中所定義之『垃圾內容』與『惡意洗版』行為。」
描述行為: 「該用戶於短時間內在多個不同討論串下,重複張貼相同且帶有人身攻擊性質之留言(見附件截圖),其目的並非理性討論,而是惡意騷擾與破壞討論區秩序。」
5. 請求與呼籲 (The Ask)
明確且堅定地提出您的請求——「請求永久刪除該文章/貼文/評論」。
將您的請求與平台的利益做連結。
範例: 「綜上所述,該內容已明顯違反 貴平台之多項核心政策,並涉及違法行為。為維護貴平台之公正性與可信度,並避免衍生不必要的法律爭議,懇請 貴團隊立即審查並將該違規內容永久刪除。感謝您為維護優質網絡環境所付出的努力。」
6. 結尾與聯絡資訊 (Closing)
再次感謝審核人員。
留下您的全名、職稱、公司(若適用)、email及電話,方便對方必要時聯繫。
範例: 「感謝您撥冗審閱本申請。如需任何進一步的資訊或證明文件,請隨時透過以下方式與我聯繫。順頌 時祺 [您的姓名] [您的職稱] [聯絡電話] [電子郵件]」
7. 附件 (Attachments)
列出所有您附上的證明文件,例如:
附件一:違規內容完整截圖(標註重點)
附件二:身分證明文件(可部分遮隱)
附件三:商標註冊證書
附件四:律師諮詢函(如有)
第三部分:多個成功範本實例(Template)
以下提供三個不同情境的成功範本,請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使用。
範本一:個人針對網路誹謗與不實指控(適用於論壇、部落格)
主旨:【緊急檢舉】貴站文章([URL])涉及人身攻擊與散佈不實謠言 – 當事人本人申請刪除
內文:
尊敬的 [平台名稱] 內容管理團隊,您好:
本人 [您的姓名],身份證字號 [可選擇性提供後幾碼],是貴站於 [發布日期] 所發布文章(標題:「[文章標題]」)中被指名道姓提及之當事人。該文章連結為:[完整文章URL]。
本人發現該文章內容含有多處嚴重不實、捏造之事實,並對本人進行人身攻擊與名譽毀損,已明顯違反 貴站《服務條款》中關於「禁止發佈虛假資訊」及「禁止人身攻擊」之規定(第X條第X項)。
具體違規事證如下:
不實陳述: 文章中指稱「…[直接引用原文的錯誤句子]…」。此事純屬捏造,事實真相實為「…[冷靜陳述事實,一兩句話即可]…」。關於事實部分,本人可提供 [相關證據,如:line對話截圖、官方文件編號] 以供查證。
人身攻擊: 文章中使用「…[引用侮辱性詞彙,如:騙子、無良]…」等帶有強烈侮辱性之字眼,已超出理性評論範圍,構成惡意攻擊。
侵犯隱私: 文章末段公開了本人非公開之個人工作地點資訊,此舉已嚴重侵害本人隱私,並帶來安全上的疑慮。
該文發布後,已導致本人的朋友、同事對本人產生誤解,個人名譽受到嚴重損害。為維護貴站內容之真實性與討論風氣,並終止上述違法侵權行為之持續擴大,懇請 貴團隊立即將該文章下架刪除。
感謝您的耐心審閱。如需任何進一步的資訊,請不吝與我聯繫。
順頌 商祺
[您的姓名] 敬上
聯絡電話:[您的電話]
電子郵件:[您的email]
附件:
違規文章全文截圖(標註不實與攻擊段落)
個人身分證件影本(遮隱部分資訊)
範本二:企業針對虛假負評與不正當競爭(適用於Google我的商家、評論網站)
主旨:【正式檢舉】Google我的商家上的虛假評論 – [商家名稱] – 違反政策與涉嫌不正當競爭
Dear Google My Business Support Team,
I am writing on behalf of [公司名稱] (the business owner of the listing at [你的商家地址]) to report a fake and malicious review that violates Google’s policies.
Business Listing: [你的商家名稱]
The review in question: Posted by [評論者名稱] on [評論日期]
Direct link to the review: [貼上該評論的直接連結]
This review is in clear violation of Google’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Content policies, specifically:
Conflict of Interest: We have strong reason to believe this review is posted by a competitor for the purpose of damaging our reputation. The user has no history of genuine activity ([附件一:該用戶資料截圖]).
Spam and Fake Content: The review contains no specific details about a real customer experience. It only makes a generic, false accusation (“…[引用評論原文,如:他們偷工減料]…”).
Harassment: The language used is defamatory and not based on any factual event.
Why it’s false:
The reviewer claims that we “[簡述指控]”. This is completely untrue. We have no record of any customer under this name ([附件二:客戶紀錄截圖,隱私打碼]). Moreover, our business practices are strictly professional, and we have numerous authentic 5-star reviews that attest to our quality of service.
This fake review is harming our business by misleading potential customers. We kindly request that you remove this policy-violating review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Google’s platform.
Thank you for your time and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. We are happy to provide an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quired.
Sincerely,
[您的姓名]
[您的職稱]
[公司名稱]
[聯絡電話]
[公司官方email]
Attachments:
Screenshot of the reviewer’s profile (showing lack of activity)
Screenshot of our customer database (redacted for privacy)
Screenshots of other genuine positive reviews for reference.
範本三:律師代表當事人針對嚴重誹謗與隱私侵犯(最強力)
主旨:【律師函】檢舉[平台名稱]用戶[用戶名]嚴重誹謗與侵害隱私事宜(案號:[您的案號])
[平台名稱] 內容審核團隊 大鑒:
本所受當事人 [客戶姓名] 先生/女士之委託,特此就貴平台用戶「[發布者帳號名稱]」於貴站發布之文章,對當事人所為之嚴重誹謗及侵害隱私等違法行為,致函如下:
一、 違規內容連結:[違規內容之完整URL]
二、 查該用戶於 [發布時間] 所發布之上述文章,已涉及下列違法侵權之事由:
(一) 散佈不實言論,損害當事人名譽:
文章中指稱「…[引用最嚴重的誹謗句子]…」等語,純屬虛構捏造,全然非事實。該等言論已足以貶損當事人在社會上之評價,涉犯《刑法》第310條之誹謗罪嫌。當事人已完成相關證據之保全公證(見附件一)。
(二) 惡意揭露個人隱私資訊:
該文章竟公開當事人之住家地址「[地址]」及私人聯絡電話「[電話]」,此舉已嚴重侵害當事人之隱私權,並對其人身安全構成迫切威脅,同時亦明顯違反貴平台之隱私權政策。
三、 上述內容業已違反 貴平台《使用者條款》第 [X] 條第 [X] 項(禁止誹謗中傷)及第 [Y] 條第 [Y] 項(保護個人隱私)之規定。
四、 為此,茲敦請 貴平台於接獲本函後,立即依內部規範將前述侵權內容予以永久刪除,以遏止損害之持續擴大。倘貴平台未能即時採取必要措施,當事人為維護自身權益,將不得不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,包括但不限於對發布者及(於知悉後)貴平台提起民事求償及刑事告訴。
五、 盼請 貴平台正視此事之嚴重性,並於 [建議一個期限,如:三個工作天內] 賜覆處理結果。
順頌 商祺
[律師事務所名稱]
[律師姓名] 律師
聯絡電話:[事務所電話]
電子郵件:[事務所email]
日期:[發函日期]
附件:
附件一:經公證之侵權文章內容光碟與書面報告
附件二:本律師事務所委任狀
附件三:當事人之身分證明文件
第四部分:發送後續與深度SEO策略
1. 發送後續追蹤:
如果一週內沒有回音,可以禮貌地回覆原信(保持在同一郵件串中)進行追問:「尊敬的團隊,謹此友善提醒關於本檢舉案([文章URL])之處理進度。如需任何補充資訊,請隨時告知。」
若仍無回應,可嘗試尋找該平台其他聯絡管道(如官方Facebook專頁、Twitter帳號)進行禮貌詢問。
2. 深度SEO策略:負面文章萬一刪不掉的應對方案
如果平台最終回覆「無法刪除」,您需要啟動B計畫:降低該負面文章在搜尋結果中的排名。
創造大量優質內容:
官方聲明: 在您自己的官網、部落格發布一篇冷靜、專業的澄清文。標題可包含「關於近期網路不實傳言之澄清聲明」。
內容農場: 在Medium、方格子、LinkedIn、Facebook Notes等平台發布高質量文章,分享您的專業知識、成功案例、客戶感謝函。這些平台域名權重高,容易被搜尋引擎收錄且排名靠前。
新聞稿發布: 透過新聞稿服務(如台灣的台灣新聞網、PR Newswire)發布公司正面消息(如獲獎、新產品發布、公益活動)。
影片內容: 將您的故事做成影片發布到YouTube,並做好SEO(標題、描述、標籤)。
社交媒體活動: 積極經營您的FB、IG、Twitter,頻繁更新。活躍的社交訊號有助於提升這些官方頁面的排名,擠壓負面文章的空間。
建立維基百科頁面: 如果您的公司或個人知名度足夠,一個中立的維基百科頁面通常會排名非常靠前,能有效占據搜尋結果首位。
申請Google搜尋結果簡介: 優化您的「Google我的商家」檔案,鼓勵滿意客戶留下真實正面評價。正評越多,負面文章排名越容易往下掉。
結論:
撰寫一封完美的刪文請求信,是一場結合了法律、心理、談判與技術的綜合工程。它要求您極度冷靜、極度專業,並善用策略將平台的利益與您的目標結合。請記住,最強大的武器永遠是「事實」和「證據」。祝您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