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案例】如何依法針對誹謗性Google評論提出刪除申請並成功

【案例】如何依法針對誹謗性Google評論提出刪除申請並成功
在當今數位時代,Google我的商家(Google My Business)已成為企業與潛在客戶溝通的重要橋樑。一條正面的評論可能帶來滾雪球般的效益,但一條惡意、虛假、帶有誹謗性的評論,其殺傷力同樣驚人,足以摧毀苦心經營的商譽,導致實質的經濟損失。面對這樣的數位攻擊,許多企業主或個人感到無助與憤怒,但請明白,您並非手無寸鐵。法律與平台政策提供了救濟途徑,只是過程需要策略、耐心與對細節的堅持。
本文將以一個虛構但高度寫實的「案例」為引,逐步拆解從發現誹謗評論、內部評估、法律準備、到向Google提出正式刪除申請,乃至於後續法律行動的完整流程。我們不僅會說明「怎麼做」,更會深入剖析「為什麼要這樣做」,以及如何建構一個讓Google法律團隊無法拒絕的強力申請案。
案例背景: 「匠心茶舍」是一間經營超過十年,以高品質茶葉與專業茶藝服務聞名的實體茶館。店主李女士始終堅持誠信經營,客戶關係良好。然而,某日她突然發現Google商家頁面上出現了一則署名「匿名顧客」的一星評論,內容寫道:「老闆娘態度極差,店內衛生有嚴重問題,我在他們的茶具上看到蟑螂爬過!更誇張的是,我懷疑他們販售的陳年普洱是假茶,喝起來根本是劣質品。這種黑心店家應該被抵制!」
這則評論立刻引起了李女士現有客戶的關切,甚至有兩位預約品茶課程的新客因此取消預約。李女士深知這則評論內容全屬虛構,是惡意的誹謗,她決定採取行動,依法請求Google刪除這則不實評論。
第一階段:冷靜評估與證據保全——行動的基石
在怒火中燒時,最忌諱的就是衝動回應。任何不理智的公開回覆都可能讓情況惡化。第一步永遠是:冷靜下來,進行戰略性評估。
1. 確認評論是否構成「誹謗」:
並非所有負評都是誹謗。法律上對「誹謗」的定義通常包含以下要素:
不實陳述: 所述內容必須是虛假的事實陳述(例如「茶具上有蟑螂」、「販售假茶」),而非單純的個人意見或情緒抒發(例如「我覺得茶很難喝」、「我不喜歡這裡的裝潢」)。「我懷疑」這樣的字眼雖然帶有不确定性,但結合前後文「喝起來根本是劣質品」,仍可能被視為一種事實指控。
對第三方公開: 評論發表在公開的Google平台上,此要件輕易滿足。
具有過失或惡意: 發表者明知內容不實,或輕率忽視其真偽。
造成損害: 對當事人的名譽、情感或事業造成可識別的傷害(如客戶流失、營業額下降)。
「匠心茶舍」的案例中,評論指控衛生問題與販售假貨,是明確的事實指控,且與李女士一貫的經營事實不符,極可能構成誹謗。
2. 進行全面的證據保全:
這是整個流程中最關鍵的步驟之一,證據的完整性與嚴謹度直接決定成敗。您必須假設這則評論隨時可能被刪除或修改,因此必須立即、完整地將其記錄下來。
完整截圖: 使用瀏覽器的全頁面截圖功能(或專業截圖軟體),確保截圖內容包含:
完整的評論文字。
發表評論的Google帳戶名稱(即使是匿名,也顯示為「Google用戶」)。
評論發布的具體日期與時間。
該評論獲得的「有用」點擊數及其他互動。
評論的永久連結(URL)。
瀏覽器的網址列及截圖時間戳記。
螢幕錄影: 除了靜態截圖,建議進行一段螢幕錄影。從打開瀏覽器,輸入商家名稱,找到該則評論,並上下滾動頁面,以動態方式證明該評論確實存在於您的公開商家頁面上,而非偽造。這能強化證據的真實性。
公證: 為了讓證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,特別是為後續可能的訴訟做準備,可以將截圖與錄影過程送至公證人(Notary Public)面前進行公證。公證人會見證您存取並記錄該網頁的過程,並出具公證書,證明在特定時間點,該網路內容確實如此呈現。這在法律程序中說服力極強。
記錄商業損失: 開始記錄這則評論對您生意造成的具體影響。例如:
客戶取消訂單的郵件或訊息截圖。
營業額在評論出現前後的對比數據(例如,每週銷售報表)。
若有客戶直接提及是因為看到該評論而卻步,請禮貌地請求對方允許您記錄下他們的說法。
3. 評估Google內建檢舉機制(初步嘗試):
在啟動更複雜的法律程序前,可以先使用Google提供的簡易檢舉功能。這雖然成功率不高(尤其對於不涉及明顯違規的誹謗內容),但仍是必要的第一步,因為它建立了您嘗試透過平台機制解決問題的記錄。
步驟: 登入您的「Google我的商家」後台,找到該則評論,點擊右側的三點選單,選擇「檢舉不當內容」。
選擇理由: Google會提供幾個選項,如「垃圾內容或誤導」、「衝突的內容」、「不當內容」等。根據評論性質選擇最接近的。對於誹謗,通常可能選「不當內容」下的「仇恨言論或騷擾」或「不實資訊」,但請注意,這些分類未必完全契合誹謗的法律定義。
結果預期: Google通常會在短時間內以自動化系統進行審核。如果評論中包含明顯的髒話、人身攻擊、或鼓勵暴力等內容,較有可能被移除。但像「匠心茶舍」案例中這種看似「陳述事實」的虛假指控,僅透過此管道被刪除的機率較低。然而,此舉動的意義在於:當您後續提交法律申請時,可以表明「我已嘗試過平台內建的檢舉管道但未獲解決」,這顯示了您的誠意與問題的嚴重性。
第二階段:法律準備——建構無可辯駁的申請基礎
當內建檢舉無效後,便進入核心階段:依據美國的《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》(DMCA)以及其背後的「通知與下架」(Notice and Takedown)程序精神,向Google提交一份正式的法律聲明。請注意,雖然DMCA主要針對著作權侵權,但其法律框架與責任避風港原則,被許多平台(包括Google)擴展適用於處理誹謗等非法內容的移除請求。關鍵在於您的申請必須符合法律的格式與實質要求。
1. 撰寫「偽證罪罰則聲明」:
這是整個申請的靈魂。您必須以宣誓的方式,向Google陳述事實。這份聲明需要包含以下核心要素,並且您必須明白,在法律上對其真實性負有責任。
a. 明確指出侵權內容:
識別資訊: 提供您的商家名稱、「匠心茶舍」的完整地址。
評論的具體位置: 提供該則評論的永久連結(URL)。如果無法取得永久連結,則提供商家頁面的URL,並詳細描述評論內容、發布時間、發表者名稱,讓Google能準確定位。
內容引述: 直接引述或附上截圖,展示完整的誹謗性文字。
b. 陳述內容為何不實且構成誹謗:
這是論證的關鍵。您不能只說「這是假的」,必須提出合理、具體的反證。
針對「衛生問題」指控: 李女士可以陳述:「本店每日營業前後均進行徹底清潔,所有茶具均使用高溫消毒櫃處理。本店定期聘請專業除蟲公司進行環境維護,並持有最近三個月的服務合約與報告可供查驗(可將相關文件作為附件)。過去十年從未有衛生單位稽查不合格之記錄。該評論所指控的『茶具上有蟑螂』純屬虛構。」
針對「販售假茶」指控: 李女士可以陳述:「本店所有陳年普洱茶餅均從信譽卓著的供應商(可列出供應商名稱)進貨,並保留完整的進貨單據、產地證明及檢驗報告。該評論所謂的『假茶』、『劣質品』是完全不實的指控,嚴重損害本店專業信譽。」
強調事實與意見的區別: 指出該評論並非「我個人不喜歡」,而是進行了虛假的事實陳述,這正是誹謗的核心。
c. 聲明您是真誠地相信內容不實:
明確寫出:「本人謹此聲明,本人真誠地相信,上述所指控的內容未經權利人授權,其出現於上述網站上係出於錯誤或誤認。」
d. 承認偽證的處罰:
必須加入以下或類似文字:「本人確認,本通知中的資訊均屬正確,且本人是所述內容的權利人或其授權代理人。如作不實陳述,願受偽證罪處罰。」
e. 聯絡資訊與簽名:
提供您的全名、職稱、實體地址、電話號碼及電子郵件地址。
最後必須有您(或您的法律代表)的親筆或電子簽名。簽名代表您對聲明內容的法律責任。
2. 收集支持性證據附件:
聲明本身是論點,附件則是支撐論點的鐵證。證據越有力,Google法律團隊批准刪除的可能性就越高。
證明商家信譽的文件: 如營業登記證、得獎記錄、媒體正面報導、過去客戶的真誠感謝信等。
反駁虛假指控的具體證據:
對抗衛生指控: 清潔工作記錄表、除蟲公司合約與服務報告、衛生單位稽查合格證明(如果有的話)。
對抗假茶指控: 相關茶葉的進貨發票、供應商保證書、茶葉檢驗合格報告。
證明時間線: 如果可能,提供店內監視器畫面截圖,證明評論所稱的到訪時間點,店內並無異常或甚至根本沒有該顧客描述的場景。
證明損害的證據: 如前所述,客戶取消預約的記錄、營業額下降的圖表。
3. 考慮尋求法律專業協助:
雖然個人可以自行提交申請,但聘請一位熟悉網路誹謗法的律師,能大幅提升成功率。
優點:
專業文筆: 律師能撰寫出邏輯更嚴謹、用詞更精準、符合法律要求的聲明書。
證據組織: 律師知道何種證據最具說服力,並能將其有效組織。
權威性: 來自律師事務所的申請,會受到Google法律團隊更嚴肅的對待。
後續行動: 如果Google申請不成功,律師可以直接準備後續的法律訴訟文件。
成本考量: 這確實會產生費用,但相較於誹謗評論可能造成的長期商業損失,這筆投資往往是值得的。對於「匠心茶舍」這樣的實體店,名譽是生命線。
第三階段:提交正式法律申請——通往成功的關鍵操作
準備工作完成後,接下來就是透過正確的渠道將申請送達Google。
1. 找到正確的提交管道:
Google為此類法律請求設有專屬頁面,而非一般的客服信箱。
主要渠道: 訪問 Google 的法律問題排除工具,網址通常為
https://www.google.com/webmasters/tools/legal-removal-request
。這個工具會引導您選擇適當的移除原因。選擇移除原因: 在眾多選項中,您應選擇與「誹謗」或「個人資訊」相關的類別。具體路徑可能隨Google界面更新而變動,但通常會是「defamation or legal removal」或「I have a legal issue that is not covered above」之類的選項。仔細閱讀每個選項的說明,選擇最貼近「虛假陳述損害名譽」的項目。
2. 填寫線上表格:
表格將要求您提供所有在「偽證罪罰則聲明」中準備好的資訊。
個人資訊: 如實填寫您的詳細聯絡方式。
侵權內容描述: 貼上評論的URL,詳細描述內容。線上表格的填寫欄位可能有限,此時您可以在欄位中寫「詳見附件聲明書」,然後將您精心準備的「偽證罪罰則聲明」及所有證據附件上傳。
上傳檔案: 將聲明書(建議存成PDF格式)以及所有證據附件(PDF或圖片格式)上傳。確保檔案清晰、易讀。可以將所有文件合併為一個PDF,並加上索引,方便審核人員查閱。
3. 追蹤與等待:
提交確認: 提交後,您會收到一封確認電子郵件,內含案件編號。務必妥善保存此郵件。
審核時間: Google法律團隊的審核可能需要數天到數週的時間。在此期間請耐心等待,避免重複提交相同申請,這可能會拖慢處理速度。
結果通知: 審核結束後,Google會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您結果。如果申請被批准,您將收到通知,並且該則誹謗性評論會從您的商家頁面上消失。如果被拒絕,郵件中通常會簡要說明理由(例如「資訊不足」或「未達移除標準」)。
第四階段:申請後策略與替代方案——多管齊下的保障
成功刪除固然是目標,但也需為申請可能不順利的情況準備備案。
1. 申請成功的後續動作:
低調處理: 無需大肆宣揚「我們成功刪除了惡意評論」,這可能引發新一輪的攻擊。
持續監控: 惡意攻擊者可能會換個帳號再來。定期檢查您的商家評論,建立預警機制。
強化正面形象: 積極鼓勵滿意的客戶留下真實、具體的正面評論,讓正面內容自然將負面影響沖淡。這是長期修復商譽的最佳策略。
2. 若申請被拒絕的應對方案:
如果Google拒絕了您的首次申請,切勿氣餒。這意味著您需要強化您的申請案。
分析拒絕原因: 仔細閱讀Google的回信,嘗試理解不足之處。是證據不夠有力?還是聲明書的論點不夠清晰?
補充更強力的證據: 回頭審視第二階段的準備工作。能否找到更直接的證據?例如,如果指控發生在特定日期,而您有該日期的完整監控錄影證明其虛假,這將是極具決定性的證據。
考慮律師的介入: 如果自行申請失敗,此時正是聘請律師的時機。由律師重新撰寫一份更專業、更具威懾力的法律聲明,並重新提交。
探索其他法律途徑:
對發表者提起訴訟: 這是最終手段。您可以聘請律師,嘗試透過法律程序(例如,向法院聲請傳票)要求Google提供匿名評論者的註冊資訊(這在許多司法管轄區是可能的,但門檻較高)。取得其身分後,可以直接對其提起誹謗訴訟,要求損害賠償並令其自行刪除評論。這條路徑成本高昂、耗時長,但對於情節嚴重、造成巨大損失的案例,是討回公道的終極方法。
發佈官方回應: 在評論下方發布一則冷靜、專業、有理有據的公開回應。這不是與對方爭吵,而是向所有看到這則評論的潛在客戶展示您的態度。例如,李女士可以回覆:「尊敬的匿名客戶,本店極為重視您的反饋。經查證,您所描述的日期與情況,與本店的實際營運記錄有重大出入。本店始終堅持最高標準的衛生與商品品質,並備有相關證明文件。我們誠摯邀請您提供更多具體資訊以便我們深入瞭解,若確為本店疏失,我們定當改進。對於不實的指控,我們也已依法尋求法律途徑解決,以維護本店信譽。」這樣的反應能將損害控制到最低,展現負責的態度。
結論:從防禦到主動出擊的聲譽管理
面對Google上的誹謗性評論,「匠心茶舍」的李女士所經歷的過程,是一個從被動受害到主動出擊的完整範例。成功的關鍵在於將情緒性的反應,轉化為一套系統性、依法有據的戰略行動。從精確的證據保全,到建構一份滴水不漏的法律聲明,每一個環節都考驗著當事人的細心與決心。
這套方法不僅適用於企業,也適用於遭到網路誹謗的個人。核心精神在於:了解您的權利,善用現有的法律工具與平台政策,並以堅實的證據作為後盾。在數位足跡決定形象的今天,積極捍衛自己的網路聲譽,已不再是選項,而是必需品。記住,刪除一條不實的誹謗評論,不僅是為了挽回過去的損失,更是為了保護您未來的所有可能性。